Monthly Archives: November 2011

2011.11 帝都一周游 (8)

    很快一周就要过去了,这一天原计划是去香山看红叶的,不过好几个朋友都说很一般的、不值得去。想想也是,又远,周末人很可能也多,红叶大概也掉得差不多了,也罢。

    中午去全聚德吃饭,望京的那家。听说前门(或者是王府井?)的全聚德因为人太多质量不行,还是选在望京这样的地方的店,人确实不多。
    正宗的烤鸭,确实不错,香脆的鸭皮,蘸点糖入口即化;面皮包上蘸着酱的烤鸭和黄瓜大葱,味道也很赞;其它的一些菜做得也比较清爽可口,没有负了全聚德的名号。不过,贵啊!

 

 

    下午去了离望京不远的798艺术园区。这是一片老厂房,因为有很多艺术家、工作室入驻,又有国外一些名人政要访问过,近些年来越来越有名。
    逛了一圈,感觉绝对是值得一去,可以说里面的“内容”很丰富。画廊,雕塑,书法,摄影,各种艺术都在此展览,还有各种艺术相关的活动也挺多的样子。

  

    印象最深的有两个。一个是某敏感瓷胖子艺术家(明白的人都明白)的512地震遇难学生名单和瓜子展,另一个是“大学时光”艺术活动,主题是“关注大学生睡眠 集体补觉行动”。
    胖子的瓜子很有名,就不多说了。他发起的公民调查得到的512地震遇难学生名单,可能墙内的很多人都不知道,大概提一下——2008年汶川地震后,很多校舍倒塌,很多学生遇难。当人们希望政府公布遇难者名单时,政府说不;当有人尝试去调查时,遭到了阻挠和干涉。当我们看到美国9·11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时遇难者一个个被念了出来时,那种对人和生命的尊重,不知道咱们的zf会有什么想法?之后胖子每天晚上在twitter上公布生日为当天的遇难学生的姓名、学校、年龄、班级等信息,持续了一年。有人可以认为是行为艺术,但也是尊重人的艺术。
 
 

    “大学时光”艺术活动,让我很有感触。那些布置和照片,那些上下铺,真的让人想起了大学时的生活,感慨万千。当时真有种想法,要是能回到那年轻的过去就好了…


 

Q.E.D.

Share

2011.11 帝都一周游 (7)

D5 天坛 雍和宫 王府井

    这一天早上坐公交去天坛,终于遇上了堵车(为什么我要说“终于”),在车上呆了很久很久很久,才从望京到了天坛。
    天坛很有历史,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,不过作为一个景区,其实很一般。而且这么一个公园,各个景点还要搞联票,每去一个内部的景点还要单独检票,搞得太麻烦。
    圜丘、回音壁,理论上都很有声学的特色,但是游人实在比较多,没法实际体验一下在圜丘中呼喊声音会增大、以及在回音壁听回音了。不过从建筑上来说,确实很赞,规规整整,很多台阶都是9的倍数以表示九五至尊,圜丘的每一层的排水设施都是很精致的“螭头”,都是精心设计过的。
连接回音壁和祈年殿的是“丹陛桥”,又是一条超有气势的路,北高南低,祭天时从南往北走,号称步步登天。
 
    祈年殿,作为天坛最著名的建筑,也是很有深意的(以下摘自wiki):祈年殿的内部结构比较独特,不用大梁和长檁,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。殿内有楠木柱二十八根,数目排列切合天象:中央4根龙柱高19.2米、直径1.2米,象征四季,中圈12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,外层12根巨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,中层和外层相加象征二十四节气,三层柱总共28根象征二十八宿
 

    从天坛东门出来,就是地铁站,坐地铁可以到雍和宫站。
    虽然叫雍和宫,但其实是藏传佛教的寺庙,里面有很多的殿,供奉着各位佛、菩萨、罗汉,香火很盛。
    其中有两个殿里有藏传佛教的各种宝物的展览,挺值得看看一的,当然,也是怀着一种敬畏感去慢慢地看的。p.s. 正门的牌楼到第一座门昭泰门之间,有两排银杏,秋天叶子黄的时候,也很美。
 
 

    逛到傍晚,再坐地铁转到王府井,逛逛这个有名的地方。虽然这里都是商业,但有一些店铺看上去很不错,比如王府井书店,外文书店,中国照相馆,etc. 中间有一个教堂,在夜色中灯光的照耀下,也显得很静谧肃穆。想起了哈尔滨的索菲亚教堂,也是商业中心的教堂,给人一样的感觉。
    在王府井买了点北京的特色小吃,就回去啦~
  

Share

2011.11 帝都一周游 (6)

D4 颐和园 清华

    仍然是很轻松的一天,睡个好觉,直接坐公交去颐和园。

    颐和园的门票只要20(淡季),不包含佛香阁、苏州街这些内部的景点,已经很厚道了,因为,就算不去那些景点,颐和园也已经足够逛很久了。
    从东宫门进去,一开始全是和长寿相关的东东,比如说寿星石,仁寿殿,等等,这些都是为了慈禧太后的长寿而建,而事实上慈禧也确实挺长寿的… 中间有一棵断了头的松树,是当年被雷电击中而剩下来的半棵,这里听到了一个故事。这么一个不详之兆,慈禧责问起当时的太监小李子(李莲英),他解释到,这棵树的树冠像只凤凰站在龙头上,说明这是天意啊,把坏事解释成好事,这就是中国的官场之道吧。

  

    走一段之后就到了长廊,颐和园里我最觉得震撼的建筑了。摘抄一段关于长廊的介绍(from Wiki):东起乐寿堂西院,西至石丈亭。长廊长达728米,共273间,其间点缀以留佳、寄澜、秋水、清遥四座亭子,以及鱼藻轩、对鸥舫两座对称的点景建筑。长廊背山面水,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状(取福字谐音),不仅把各处景点有机地串联起来,本身也是颐和园中一处最有名的景观,长廊上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湖风景、二十四孝、中国古代诗歌和神话故事(如张敞画眉、牛郎织女张良纳履等)、山水花鸟等图画,共计一万七千余幅。
    这么长的长廊,加上一万多幅各不相同的画,实在是精致到极点了,除了感叹也只有感叹了!

    长廊的一边是昆明湖,另一边是山以及山上的很多亭台楼阁,都是美景。从一头走到另一头,就快到西堤和北宫门了。顺便提一句, 在“清华轩”有一个颐和园老照片展,很值得一看,可以看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景象,比如佛香阁被毁,山顶上光秃秃一片的样子…

 

    我从西堤走了一圈到南湖岛,这一路又是江南风光——后来才知道这是仿西湖建的,是有那么点影子,但这里明显更有那种大气感,而不是江南的小家碧玉的感觉。
    十七孔桥似乎在哪儿见过,有说法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有的,我已经忘了… 不过桥的造型优雅,桥上还有很多狮子的石雕,又是做工精致的体现。
 
 

    一圈逛完,赞叹不已,而且只要20元的门票,哎,赞啊!

    晚上跑到清华去,离颐和园不远。西门的保安很严格,不让外人进去,而东门只要开车就能进去,不管是不是学校人员的车,这管理很让人汗…
    清华园里的氛围和北大很不一样,北大是很文艺的感觉,而清华,真是理工科的感觉——每个学生都很匆忙,像是去赶着做实验或者写论文,自行车也骑得飞快。。。确实不同的校园有不同的特色。
    p.s. 清华食堂里吃饭超便宜,菜可以半份半份地买,5、6块钱能吃得很好了,但是菜盘子就一格,所有的菜都混在一起,看上去不太让人舒服… 不过学生嘛,好打发就是了,呵呵。
    p.s.s. 清华看上去和东南大学真的很像,主要是指那个大礼堂,简直是同一个人设计的…

  

Share

2011.11 帝都一周游 (5)

D3 什刹海 恭王府 南锣鼓巷

    开始玩的第三天,开始轻松的行程。

    这一天睡到近中午起床,然后去北海那一带的胡同逛逛,吃了九门小吃。
    这九门小吃真有名,各种攻略都有它,但说实在的,真不好吃,还贵,虽然地方、装修很有特色,值得逛一下,但不值得在那儿吃…

 

    什刹海主要包含了后海,这一带风光迤逦,几乎是一片江南的景色——波光鳞鳞的湖面,湖边的柳树,湖中的水草和野鸭,以及阳光树荫下悠然垂钓的市民——在一个城市的中心地带有这么一片美景,着实不错。我走在湖边,啃着糖葫芦,看着有的人钓鱼,有的人喂野鸭,很休闲惬意。

 

    穿过胡同,走着走着就到了恭王府,当年和坤和大人的府第,后来是恭亲王的宅子。绝对的风水宝地!不但本身处于龙脉,周边也出很多大家,比如宋庆龄故居、郭沫若故居。
    恭王府一半是府邸,一半是花园。其中有些殿是介绍历史的展览,有些殿陈列着当年的布局,还有一幢东西向超长的超有气势的据说是当年和坤藏宝的屋子,这屋子北面开着很多窗,每扇窗户样子不同,代表着不同的宝物。府邸的后面是后花园,花园的假山里藏着康熙皇帝御书“福”字碑作为镇宅之宝。而这个福字很有讲究,据说包含了多才多子多田多寿的含义。
    “一座恭王府,半部清朝史”,恭王府的各种展览确实展示了这里深厚的历史底蕴,很值得看一下。(可惜我都在看,没拍什么照了…)

  

    晚上和周枫、火男约好在南锣鼓巷见面一起吃晚饭,我就先去南锣鼓巷逛去了。从恭王府出来往东走差不多1公里,就到了。中间路过酒吧一条街,看着也挺有特色。
    南锣鼓巷现在是条商业街,两旁都是各种特色小店,也值得逛一下,不过,也就逛一下就可以了。而这里坑爹的是,本来就不宽的一条胡同,到处都有“禁止机动车通行”“禁止停车”的标志,而事实上里面汽车来来往往,路边还经常着着车,实在很让游人郁闷。规则,定下来就是让人不遵守的,这就是中国吧。
  

    晚上在“姚记炒肝”吃的小吃,这家店出名,大概是因为美国副总统一行人在这里吃了炸酱面,加上地方好,排队的人超多。而著名的“炒肝”,已经在第一篇游记里说过了…

 

Share

2011.11 帝都一周游 (4)

D2 长城 鸟巢水立方

    第二站,长城。第一次去长城,还是去八达岭了,等以后有机会,可以去其它长城多看看。
    地铁2号线坐到积水潭(话说第一次听说这个站,是可以在北京看海的那会儿…),往东走到德胜门外的公交站台,坐公交877(原919路,现在的919去另外的地方了)直达八达岭。
    路上公交售票员会给大家介绍八达岭的情况,按他们的说法,公交停车的地方,上长城要么坐那边的滑车,要么走1个多小时路从前山走到后山上长城。我们一车人都这么被“忽悠”了坐了坑爹的滑车,但后来根据观察,从那儿走路到上长城的地方,应该就1公里左右的路,不可能需要1个多小时… 而那个滑车,来回要60,相比起长城的门票45,实在是不值。
    不过不管怎么说,我还是坐滑车上去了,直接到了第4个烽火台——八达岭那一段长城一共有10个,其中第8个是这一段的最高点,可能是“好汉坡”的位置——而第4个烽火台上有个“好汉碑”,总之,就是觉得到处都有忽悠。
    除此之外,长城绝对让人震撼!在山顶上,由一块块的巨石垒起来的如此规模的防御工事,这是怎样的一个工程啊!别说是古代,就是放在现代,想建这样规模的建筑,石料、交通、人力,无一不是天文数字的投资。可以想见,从秦朝开始不断修建的长城,倾注了多少代皇帝的投资…… 不过,即使有这样的防线,当有内忧外患时,皇帝的基业也一样保不住,真正统治好一个国家想千秋万代,实在太难了。不知道我们的未来会怎么样?

 
 
 

    从长城回来,去鸟巢、水立方看看似乎已经成了北京旅游的惯例。而我也就着这个惯例,比较顺路地坐公交转到了国家体育馆站。靠着北四环的这一系列建筑,当年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电视里看多了,亲眼所见,也就是熟悉的感觉,没有太特别的了。不过作为夜景,这里还是很不错的了。

 

Share